风头正劲、一时无两,形容今年的 饲料鳜鱼再贴切不过。相比鲈鱼等特水鱼的烂市景象,鳜鱼一路高歌。尽管饲料鳜鱼由于驯化难度大未大量推广,但广东多地 养殖成功的案例吸引了不少养户跃跃欲试。需要注意的是,不能只报喜不报忧。寄生虫问题仍然是饲料鳜养殖中的主要损耗点。 
现阶段饲料鳜常见的寄生虫有以下几种:
小瓜虫病水温15-25℃易发生,对3-10cm的鱼苗危害最大。鳃丝暗红,鳍条和体表布满白色小点,病鱼常挣扎游上水面后倾斜掉入水底,不断反复。
指环虫病春秋季节,对夏花危害较大。主要攻击鳃部。病鱼采食慢、闭口、收肚、鳃丝肿涨,鱼体发黑,镜检发现鳃部有大量虫体。
斜管虫水温12-18℃为高发期,若水质恶化和鱼体质差时,易发生此病,该病爆发期短,一旦发病,若不及时处理,短时间内会造成大量死亡。病鱼食量大减,病灶处分泌大量粘液,形成一层淡蓝色或白色的粘液层,靠边独游。
车轮虫6-8月为高发期,池塘水质越肥越易寄生。病鱼不吃料,体色暗黑,单独游动,行动缓慢,时而又乱窜,检查鳃部可见大量粘液且镜检有大量虫体。

杯体虫多发生于5-8月,在小面积密养水体中最易流行。病鱼身体消瘦发黑,体表和鳃分泌大量黏液,嘴张开,不能合上,不摄食,呼吸困难。
锚头鳋(蓑衣病)、中华鳋、鱼鲺病5-9月份较为盛行。肉眼可见寄生虫,病鱼狂游不安。
寄生虫性疾病常用预防策略:
①池塘空闲时彻底清塘、晒塘消毒。
②交叉使用生物、化学方法调水改底,保证水体充足溶氧,维持水体藻相和菌相平衡,防止水体环境突变。

③鱼种下塘时可用食盐、低浓度甲醛进行消毒处理。
④定期预防性使用中草药类驱虫剂(发酵青蒿、乐畅桉树精油等)。建议在鳜鱼个体比较小的时候用刺激性小的乐畅桉树精油;
⑤定期检查,发现病鱼及时处理。
处理策略:鳜鱼养殖中,斜管虫和车轮虫全年可见;杯体虫一般在鱼苗和鱼种阶段常见,养殖过程中应定期观察鱼体状态,若鱼出现独游、侧游、旋转式游动等现象,及时检查鱼体是否有虫,如寄生虫的感染数量较多,比如一个显微镜视野下大于8个,可选择专用消杀药进行处理,同时注意添加胆汁酸、幸福100等保肝抗应激措施,减少对鱼体的损伤。
|